(资料图片)
导语
中国PE生产企业产能具有生产线多、装置类别不同的特点。中石油企业和中石化企业份额占比依旧较重,对市场起着一定话语权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炼化一体化项目推进,以及轻烃作为新原料来源集中投产,国内PE产能集中度较之前有所下降。
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是行业竞争的必然趋势,一方面生产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对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以降低全行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对于行业龙头企业来讲,较高的集中度也可以加强企业本身的定价话语权,使市场即便是在供给过剩时期也无法变成纯粹的买方市场。过去中国聚乙烯行业一直处于集中度快速提升阶段,但近年来随着国家推进炼化一体化项目的不断投产,加大对地方企业的扶持发展,产能进入集中投放期,冲击了行业原有格局,2022年地方企业新增产能150万吨至1075万吨,占总产能37.45%,居于首位;中石化企业新增产能60万吨至709万吨;中石油及合资企业近年来无新增装置,占比较去年进一步缩减。
整体来看,中国PE生产企业产能具有生产线多、装置类别不同的特点。中石油企业和中石化企业份额占比依旧较重,对市场起着一定话语权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炼化一体化项目推进,以及轻烃作为新原料来源集中投产,国内PE产能集中度较之前有所下降.
目前国内聚乙烯行业生产企业众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2022年中国PECR5企业产能集中度约为20.38%,较2018年降低8.92个百分点;CR10企业产能集中度约为34.53%,较2018年降低约14.37个百分点。但从装置规模上看,大型化设备占比显著增加,2022年50万吨以上PE装置占大约49.02%,较2021年提高5.88%,较2018年提高4.58%;30万-50万吨PE装置占比约33.33%,较2021年降低5.89%,较2018年无变化。不难看出,行业集中度降低的同时,新投企业多倾向于更大的产能建设,一方面规模化生产企业更具有成本优势,另一方面以也便于提高产品对市场的影响力。
整体来看,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张及下游行业的不均衡发展,尤其在通用料领域,市场竞争将越发激烈,行业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倾斜,终端议价能力逐步增强,同时刺激部分上游企业进一步加大对高端产品的研发,对细分领域需求进一步深化,丰富聚烯烃种类和牌号,对依赖进口和技术“卡脖子”的材料领域进行技术攻关,为行业未来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相关稿件
最近更新
• 公告精选:A股上市公司“回购潮”持续;平煤股份部分董事及高管计划增持
• 澜起科技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21% 未来6个月拟回购3-6亿元股份
• 老板电器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4.67% 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
• 仅有1位小弟?巴黎队长队内投票,姆巴佩仅得1票 来自阿什拉夫
• 昊帆生物:招股书的业绩预测为初步预计数据,未经会计师审计或审阅,不构成公司的盈利预测或业绩承诺
• 德转联赛价值榜:英超104亿欧第一,美职联第7,沙特联第10
• 仍存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 *ST三盛受损投资者是否可依法索赔?
• 迈普医学: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已进入“常态化”、“制度化”的发展阶段
• 优刻得: 关于股东询价转让的结果请参照公司于2023年6月28日披露的公告
• 天晟新材:公司已不再持有江苏天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相关情况已经在相关公告及定期报告中披露
• 大族激光:关于回购和增持事项,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会认真研究和考量
• 爱施德: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5.45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9.87%,再创历史新高
• 汉宇集团:截至2023年8月18日,公司股东人数(已合并)为34,855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