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于镇北 出品| 消费金融频道
名词解释:以免不同立场观点的人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本文所述“陆金所”所指在美国上市运营主体的称谓,也就是所谓“陆金所控股、陆控”,并非旗下的那个所谓“小陆金所”。平安普惠是陆金所的贷款收放平台,下文亦会提到。
先从业绩上看一下,陆金所从今年二季度开始连续两个季度信贷业务规模收缩,9月末余额6365亿元;三季度营收131.93亿元,同比下滑17.2%;净利润13.55亿元,同比下滑67.1%。
(资料图片)
其实不用惊讶于业绩下滑这么严重,陆金所二季度业绩颓势已经显现,Q2放款规模收缩至仅1295亿,余额收缩至6614亿,净利润从2021年同期的47.29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9.36亿元人民币,降幅高达37.9%。
所以三季度的业绩坠崖也是顺应趋势而已。
对于三季度业绩的骤降,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兼CEO赵容奭把原因推给“疫情和宏观的不确定”,并预计这一趋势的持续势头,前述影响波及了收放款和分支机构的运营,以及消费者信心低迷所导致的整体疲软。
赵容奭还表示:“业务转向更优质客户,加大直销力度,调整后的产生新的贷款发放量约为我们近年来规模2/3。(即:预计放款规模将要收缩1/3)
老板都发话了,所以也就不藏着掖着了,该什么成绩就什么成绩。
陆金所更新后的2022年的整体目标预期是:预计全年放款额同比减少23%到24%,至4900亿-4950亿元;总收入同比减少6%到8%,至570-580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20%到22%,至85-89亿元。
这里陆金所隐晦地表达了自己持续下滑情况,四季度放款将会进一步收缩至800亿左右,同时四季度很大可能要发生亏损。
陆金所利润主要受到两方面影响,一是历史资产的风险表现(不断变差)、二是优质新业务的增长速度影响。陆金所预计2023年业绩将触底,2024年新业务量将要取代旧业务量,所以说2024年才有可能显著改善业绩。
业绩剖析:被拖累的合作方
紧跟政策动向、加码小微业务的美股信贷巨头怎么风向急转直下?我们把脉后发现有多个原因:
一是方向转型所带来的放款收缩、定价下降与风险增高,毕竟业务对象不一样,带来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这个从表面上看还可以理解。
二是徒有其表,去年末陆金所合作担保和保险机构提供增信的余额5275亿(占比80%),因风险上升,代偿压力难以承受,虽然非受限资金高达428亿,扣除需要清分的,实际可以用来代偿的资金非常少,让陆金所“身躯庞大,却是羸弱体质”。
三是力推的风险共担的分润模式导致与资金合作方离心离德,让80%左右风险由资金方承担,很多资金方估算亏损,被坑的坏账逐渐体现,因为长期限大金额,短期脱身也是无望了。
关于第三点,我们延伸讲一下,陆金所是怎么用分润模式框住一群冤大头的。
从同业了解到,具体案例如下:
当合作银行与平安普惠合作时,平安普惠会推荐两个合作模式,一个是100%担保的增信模式、第二个是风险共担的分润模式。
一、100%担保的增信模式,一般是平安系的保险和融担为银行提供100%的兜底。银行虽说只赚利差,但风险可控。
二、风险共担的分润模式,放款额的20%左右产生的风险是平安普惠通过旗下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的担保服务来承担,与此同时还有保险机构参与提供保险增信,其中包括中国平安财产保险、中国人寿财产保险、紫金财险、华安财险、永诚财险、国任财险等。在2022年二季度,七家保险机构为陆金所借款人提供的信用保险覆盖了新贷款的76%。
陆金所给银行的诱惑就是利润比第一种担保增信模式要多,可以说翻一倍。形式上有点联合贷一样,但平安普惠不用放款。
平安普惠按客户质量分层为G1-G8,分层的两个主要因子是评分和客户资产,G1为最优质客户,其中G1-G3为优质客户,陆金所向银行合作推介时是以优质客户为引子,所以导致很多银行“入坑”。
看着不是很好吗?怎么又叫“入坑”?而且作为资金方的银行为什么没发现?
先说一下陆金所这个模式的“套路”,首先是因为前期给到银行资产数据的确是优质客户的,但是在合作一段时间后平安普惠推送客户质量就不再保证了,银行只得凭运气了。因为资产分发的决定权在平安普惠手里。
再就是因为合作的小微贷款大都是大金额长期限,早期风险表现不明显,自从2021年下半年行业风险开始上升,但是平安普惠直到2021年Q4和2022年才真正显露出高风险,2021Q4的C-M3迁徙率0.5%,后逐渐升高至2022Q2的0.7%。
对此,老板赵容奭也坦白表示“作为主要风险指标, C-M3迁徙率在2022年4月份达到了0.83%的峰值, 6月份下降到0.61%。Q3季度又进一步升高了。
这也不能说银行等资金方后知后觉,主要是火车已经发车了,下不来了,个人业务可以及时收手,小微业务的大额长周期就只能被迫与陆金所绑定了,加上大环境导致的小微业务风险高发,有陆金所合作银行人士向「消费金融频道」透露:“估算部分放款批次的资产难以实现盈利,实在无法避免”。
此前端倪:有传出现逾期
今年5月市场传闻平安普惠与银行的合作贷款出现了一些逾期,代偿延迟,金额较大。
考虑到平安普惠的主要资产是小微业务,小微贷款余额5000亿+,不良率2-3%+,百亿不良也是可能。6月末陆金所整体贷款业务余额是6614亿元,剔除平安消金的500亿左右、以及平安普惠的个人消费贷余额不足1000亿,剩下的小微贷款余额约5000亿+。
小微业务资产受疫情影响最大,零售资产相比好一点点,代偿出现压力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资产逾期升高可以理解,担保或者保险的相关代偿和还款资金出现不及时,就是比较严重的事件了。
市场传闻后,各家资金方中的部银行在年中先暂停了与平安普惠的风险共担的分润业务合作,他们仅敢与其合作有保险或融担机构提100%兜底的增信模式。
逾期传闻以及疫情导致资产的风险表现确实没有达到预期,导致了平安普惠发起的风险共担经营模式的收缩。
相关稿件
最近更新
• 头条焦点:密集调研 调仓换股 基金经理抢先布局全年投资“胜负手”
• 当前热门:比亚迪:将在2023年推出一个极具专业性、个性化的全新品牌
• 昆仑银行及旗下分行合计被罚395万:贷款资金未按约定用途使用等
• 世界今日讯!为全国提供示范!东疆获批建设绿色租赁服务流程试行区
• 高新发展:在符合商业保密和信息披露合规的基础上,公司会合法合规公布
• 天天快资讯:天域生态: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并没有锂电池生产技术和锂电池生产业务
• 【全球时快讯】山东首次认定本土跨国公司名单:海尔智家位列第一
• 天天快看点丨酷早报:2023年1月6日全球Web3加密行业重大资讯大汇总
• 【聚看点】群兴玩具:截止目前,公司未存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等事项
• 天天热点!央行、银保监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
• 环球热议:金科股份控股股东黄红云收到深交所监管函 涉及限售期减持股份
• 全球播报:国内油价将于1月17日24时起调整 预计下调0.17元/升
• 【热闻】迈赫股份:公司主要合作客户为国内主流汽车厂商,客户资源较为稳定
• 环球热点评!杭氧股份:公司未参与上海宝钢气体有限公司35%股权转让项目
• 世界看点:同济科技:公司已上线契约锁系统,推动业务流程电子化,目前电子合同和纸质合同并行,具体根据合同要求选择
• 世界今亮点!荣信文化:公司主要从事少儿图书的策划与发行业务、少儿文化产品出口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