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焦点内容:中国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昨日撰文表示,现在最紧迫的目标是刺激居民消费,因此需要动用所有合理、合法、合规也符合经济规律的渠道,把钱发到居民的腰包里。
评论人:王衍行终于说到了点子上。即:“把钱发到居民”。经济学家蔡昉主张:“现在最紧迫的目标是刺激居民消费,要动用所有合理、合法、合规也符合经济规律的渠道,把钱发到居民腰包里”。经济学家樊纲也表示:“消费刺激是刺激不出来的,没有收入就没有消费;如果收入没有增长,刺激消费从而让消费增长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弦外之音。一、最紧迫的目标不是投资而是消费;二、违背经济规律的任何举措都是徒劳的;三、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居民收入。即,没有收入支撑的消费必然是舍本逐末,抑或隔山打牛。
中国最靠谱、最负责任的经济学家。我认为,蔡昉、樊纲是当今中国最靠谱、最负责任的经济学家,且久经考验。毋庸讳言,这种品行的经济学家为数不多。
经济学家看到的,普通人不仅看到,可能也感觉到了。经济的三驾马车在出口和投资的两匹马没有精神气的状况下,消费成了指望。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占比与居民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呈正相关,因此要让居民消费活跃起来,收入要先活跃起来才行。如果国家给2.8亿低收入人群每人每年发1万块,假如这2.8万亿全铺在消费市场,无疑是个大的推动,不过这些人群的需求也不是多吃一顿肉那么简单。
于是想,中国14亿人口,消费的主体除了2.8亿低收入人群,那么之外的量是不是更大的消费群体?这个大多数人群动活起来是不是可以更能撬动消费这个市场?道理是这样,可实际情况有可能是,相对有钱的一部分人,因为生产经营和家庭经营压力可能也缺钱,而且因为预期收入不足,更惜花钱。而有些人群,如一些贪腐,可能因为不敢花钱,而让巨额财富退出了流通。于是想花钱的没钱花,有钱花的又不花,这些情况影响消费不足恐怕也是有的。因此十分同意刘俏的采用财政直达的机制,可能的话,补贴可以再多一些,而且由各地政府组织帮扶小组,按补贴额度,按需求,直接采购送上门,说不定一下子能将消费之水掀起波澜。
相关稿件
最近更新
• 中旗新材:公司收购的广西拉荣脉石英矿及拉马矿区脉石英矿目前处于矿山开采前建设和相关手续办理中
• 云赛智联: 云赛智联是一家以云服务和大数据、行业解决方案及智能化产品为核心业务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 云从科技: 算力资源方面,公司已与华为、飞腾、海光以及寒武纪等进行了国产化适配
• 代家村的逆袭
• 阳煤化工: 感谢您对公司提出的宝贵建议,后期如有相关计划,会及时进行信息披露,
• 飞龙股份:技术理论层面,人形机器人领域也需要热管理,公司的热管理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热管理液冷场景
• 江苏省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高成熟度”规上企业占比提升
• 欧普康视:视光服务终端是公司积极拓展的主营业务,会在保障成功率的前提下通过新建和并购二个渠道同步推进
• 常宝股份:公司2023年3月22日公告的理财产品余额中没有光大信托的产品
• 彩讯股份:公司二季度营收增长10.2%,扣非净利润增长17.7%,整体仍然实现了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