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世界幸福报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称,芬兰是全球最幸福的国家。然而,专家们认为,即便无法横渡海洋搬到芬兰,人们依然可以不受居住地的限制,通过多种途径来提升自身的幸福感。
【资料图】
Happy Things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塔莉娅·索恩说:“幸福是一种习惯。”Happy Things是一个致力于帮助人们通过日常活动来培养这些习惯的平台。
索恩称,她并非总是能够轻易地获得幸福感,而其长兄的幸福感阈值还要高得多。在思考其中的差别之际,她决定打造一款应用,以利用幸福感背后的科学理论来改善其生活。
她说:“很多人觉得幸福并不真实,或者即便存在也是莫可名状。我们正在尝试将其分解成可以传授和触及的东西。”
很多专家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幸福感,而且与生活境遇无关。以下是他们所描述的幸福人士倾向于养成的习惯:
培养积极的心态
有一种说法,人们可以在生活的各个瞬间寻找幸福。索恩对此表示赞同。
她说:“确实如此,人们需要留意这些瞬间,并主动将其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不是等待它们发生。”
主动培养幸福感的其中一种方式在于,撰写感恩日记。专家们认为,冥想练习能够帮助很多人意识到并充分感受那些能够带来不同程度快乐的生活点滴。
同样,有证据显示,积极的心态也能够提升幸福感。
索恩表示:“关注负面事物是进化机制的体现,因为这种行为能够保障人们的安全,但也会提升我们的应激皮质醇水平,而后者具有负面作用。”
人们可通过冥想这种方式学习如何转变自身心态,但索恩在这一方面一直都欠缺运气,不过她倒是发现自己能够在跑步或练习瑜伽时达到冥想状态。
“所以,人们在冥想时不一定非得坐在点着蜡烛的暗室之中,” 她说。
减轻压力
压力的大小或许是人们幸福感高低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索恩称,有证据显示,花时间与大自然相处会减少压力。然而,即便人们全年都没有时间或机会去到真正的野外,但依然可以通过某些方式来获取户外时光带来的各种福利,例如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压力还取决于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劳丽·桑托斯是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也是幸福感背后科学理论研究网播栏目The Happiness Lab的主持人。她说,这里有一个“时间富裕”的概念,也就是那些拥有自由时间的人会感到更幸福。
她指出,与时间富裕相反的是时间饥荒,“时间饥荒就是指基本上没有多少时间,而且研究显示,如果你自己觉得存在时间饥荒,那么它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并不亚于发现自已失业。”
美国心理学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21年发布的一篇研究显示,如果自由时间过多也会出现此类情况,同时,每天不到两个小时的自由时间会拉低幸福感。该研究的结论是,人们获得最大幸福感的理想自由时间是每天2-5小时。
另一个常见的压力源是金钱。她说:“如果你在经济方面十分拮据,或者连吃饭、住房都存在问题,那么的确,拥有更多的金钱会让你感到更幸福。”
然而,一份经常被引用的2010年调查发现,人们的幸福感在年收入达到7.5万美元之后会达到顶峰。
桑托斯表示:“虽然最近的一些研究给出的结论略有不同,但在我看来,数据真正告诉我们的是,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比我们认为的要低得多。”
体育锻炼
人们无需参加马拉松训练便可获得专家们口中能够带来幸福感的多巴胺和内啡肽。
桑托斯表示:“很少有研究去调查幸福与锻炼之间的关系,其中最有说服力的一个调查将每天半小时的心肺功能锻炼与服用抗抑郁药物这类做法进行了对比。然而,其中的大量调查基本上都得出了一个结论,稍微多让身体活动活动就可以切实影响人们的幸福感。”
人们依然不知道这一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然而一些研究人员认为,锻炼可以改善大脑功能,后者可协助治疗某些精神疾患,继而带来更大的幸福感。很多研究显示,即便是短时间的高强度锻炼也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正如索恩之前所说的那样,在户外进行锻炼能够让幸福感加倍。
她说:“人们已经发现,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呼吸新鲜空气都会带来幸福感。”
社交
美国出现了一种孤独流行病,而且孤独感对健康的危害类似于吸烟。卫生局长3月发布的声明警告称,那些在社区中有孤立感的人群存在严重的健康风险。
这个结论反之亦然,也就是拥有朋友、家庭,以及在职业生涯或志愿者工作中拥有其他强大的社会关系对于幸福感至关重要。
《世界幸福报告》将这种社交支持因素定义为在需要时拥有可以依靠或寻求帮助的人。
桑托斯表示:“所有有关幸福人群的现有调查都认为,幸福的人群更加社会化。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与朋友和家人相处,而且他们也会经常陪伴其他人。因此我认为,拥有更多的社会关系与更高的幸福感之间有着异常明确的关联。这也是为什么孤独流行病会如此棘手的原因之一。”
索恩的应用建议用户与同事共进午餐或发消息给老友,并以此来培养这种类型的幸福感。
索恩说:“幸福感与数量无关,而是在于质量。在一生中拥有两到三个你觉得能够为你守候,能够寻求帮助并提供支持的人,真的是非常重要。”(财富中文网)
译者:冯丰
审校:夏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