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一位31岁的桑植小伙彭清林在杭州从距离水面10余米高的钱江三桥跳下,勇救落水女子的画面感动了无数网友。
(资料图)
时隔两月,在广东深圳的大海边,6名桑植小伙冒着风险,逆行前往大海深水区,将6名游客平安救上岸,再次引发全网关注。
两个多月的时间,因为两次英雄壮举,让很多人记住了位于湖南西北部的这座小城桑植。
两次事件后,桑植县委、县政府都在第一时间对这种行为给予了褒扬。桑植县委副书记、县长梁高武前往杭州看望了彭清林,给予10万政府奖励资金。6名在海边救人的桑植小伙回到家乡后,桑植县相关部门也第一时间送上鲜花和慰问金,给予了他们高规格的礼遇。
这种救人事件是偶然性事件还是有着其文化必然性?桑植为何能够成为好人之城?8月22日,潇湘晨报(报料微信:xxcbbaoliao)记者专访了桑植县委副书记、县长梁高武。
潇湘晨报:您最初是什么时候知道彭清林救人的这个事情?
梁高武:6月13日他救人当天就知道了。白天就有工作人员和我讲了,但那天我特别忙,就一直没看手机,手机扔在一边的。我拿到手机后,应该是大概晚上10点多,我们县委书记曹飞就给我发了一个信息,说现在网上到处都在传的杭州救人英雄是我们桑植的,我自己用手机了解了一下,特别感动。
后来我看他受伤了,进了医院,我说那一定要去慰问一下。正好当时有一批干部到杭州浙江大学学习,就请他们先去看看。我本身也原本要去杭州培训的,所以6月16日我自己也去杭州的医院看了他。
潇湘晨报:这次6名桑植小伙在深圳海边救人的这个事情,您也是第一时间知道的?
梁高武:是的,当天是我们一个干部给我发的信息说,这次救人的又是我们桑植的。
潇湘晨报:有人说各地涌现的好人好事也比较多,为什么桑植县会对这两个事情这么重视?您还跑到杭州的医院去看望救人者呢?
梁高武:第一个方面,是一种本能。我们这个地方,对这种做好事,见义勇为的行为,其实是发自内心有一种认可,有一种钦佩。这可能也是刻在骨子里面的一种性格。
第二个方面呢,作为一个县长,作为职务方面的一个行为,一定要有一个是非评判的标准。对社会的这些好的东西一定要弘扬,不好的东西,那么要抵制。我觉得这才是作为领导干部的应有态度。我们要把这种风尚引导好。
潇湘晨报:主要还是注重对社会的示范效应?
梁高武:是的,就像在十字路口,不同的案例对社会的引导作用是非常不同的。
包括原来彭宇案什么的,造成的后果就是马路上有老人不敢扶。后来几年后网上又出现了所谓北大副校长说的“撑腰体”,“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后,“撑腰体”后来在网上炒的比较热。
有很多平凡的人他不敢来做这个好人好事,为什么?没有底气!背后没有人支撑他的这种力量。这次深圳救人回来的几个小伙子,我和他们吃了一顿饭,有一个小伙子讲了一句话,我是很有感受。他说虽然救人的当时离大海岸边有那么远,但是他们几个人是一个团队,去救人了如果有什么不测,其他的人也会来救我,这也可能只有一个团队,才有这种信任。
那么我觉得从社会的总体层面来说也是这样。我们这个社会应该是这么一种力量,这是我们要倡导的,我们从职务方面做的行为也是要提供这样一种力量。
潇湘晨报:在彭清林救人事件后,受到了很多人关注,很多企业和社会人士说要给予他 捐助。但他除了接受政府给予的10万元奖金,拒绝了其他所有捐助,后来他说要把其他捐助资金捐赠给家乡的教育事业,您能介绍下这块具体的情况吗?
梁高武:彭清林的事情之后,我们对他进行了这个看望和奖励。从物质层面上来讲三个方面。第一是桑植县委政府给他慰问金给10万块钱。第二,桑植的企业自发拿出一部分资金,一共17万,来赞扬这种行为。第三,因为大家了解到他家里其实还是很贫困,在桑植没有自己的房子。有一个房地产企业,就给他捐赠了一套房子。
这个奖励是高调的奖励。高调的奖励其实是在奖励彭清林的同时,就是要想倡导整个社会,对这种行为就是要大的褒奖。结果是我觉得基本上可以讲,99%的人都是赞扬我们政府的这种行为的,1%有其他声音。
对于彭清林个人来讲,他想到当时只是做了应该做的这么一个事,不是很大的事情。突然面对这么多捐赠,他感觉有些接受不了,当时也不是冲着奖励去的。他感谢捐赠人的爱心,但是他不需要,也不接受。然而别人的这个爱心已经捐出来了,他当时和我讲也不知道究竟怎么处理这个事。
当时他和我沟通嘛,我就和他讲了“子贡赎人、子路受牛”的典故。
古时候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知道后说:“子贡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孔子另一个弟子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我当时讲这个,就是说你救了人别人给你奖励你不接受,对你个人来讲是高尚的,但是对整个社会的这种风向的引领不一定是对的。你可以把这个要了以后,有爱心可以捐给这个学校,捐给这个养老院,用你的这个行为,我们来倡导另外的一种风尚,那该接受就接受。
他后面某种角度也是就是接受了我的这种建议。接受了政府给他的这个慰问金,其他的资金他就搞个彭清林爱心公益基金,把其他资金都放在这里面来。这爱心基金经过彭清林的自己认可以后,可以去扶持贫困儿童,弱势群体,动用自己的这种力量来反馈来反哺这个社会。
我跟他讲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你没有这个能力的时候,你把你自己管好就行。那你现在有名声,有能力你可以“兼济天下”,社会的风尚你可以往好的方向引领。
潇湘晨报:就是像这种旗帜鲜明地对这种见义勇为行为表示褒扬和奖励,这是我们的一个工作常态吗?
梁高武:两个方面吧。你说常态,我们现在有专门的见义勇为资金,有见义勇为管理办法。这个其实从国家到省里到市这个县里本身有这个常态的办法。
这两个事情严格来说其实不是常态,因为按照见义勇为的管理办法,给出奖励的是事发地政府,这个事发生在哪里就哪个地方出。但是这两个事情都是我们桑植籍的人做的,我们要弘扬社会的正能量,要引导一种向上向好的一种精神。所以我们其实对这两个事情的处理某种角度都是在常态中间的特殊处理。
潇湘晨报:您有注意到就是这个这两个事情之后,县里老百姓是怎么评价?会对咱们县里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梁高武:评价一方面来自于是桑植内部,还有一个是外界。
对内来讲,桑植老百姓对政府给予救人者的这种奖励,几乎没有人说政府奖得不应该,都认为就是要进行奖励,要褒扬,要支持。
老百姓和政府的更多的是同心同向:对这种风气,对这种做得非常好的,政府能够站出来褒奖,就应该这么做。
现在社会有时候存在阴暗面放大效应,一件事做好了大家都不做声,做的不好,那么一个人跳起来到这里讲,大家就会都觉得不好。那我们现在就是做的好的政府就要站出来,就要把这个标杆把它竖起来,来引领这个风向。
外界方面,通过这两个事情也认识了桑植,知道桑植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桑植是个好人之城。我们现在县里已经有4个中国好人,有2个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4个省级道德模范,33个湖南好人。桑植户籍人口40多万,常住人口30多万,这么一个小小的县城,这种现象放眼全国都估计都是是一种特殊存在。
潇湘晨报:这种现象,包括这两次救人事件,它是一种偶然事件还是也有它的必然性?桑植是好人之城有什么背后的文化原因?
梁高武:单看这两个事件,的确是偶然的,但偶然背后有其必然性。
从偶然性来讲,这两个事它都是突然之间发生的,空间也是随机的。我讲彭清林跳桥的时候,那一天从大桥上面看到这个女子掉到这里面的也不止彭清林,肯定至少上百的人嘛。在深圳的海边,应该知道海里面有人溺水的也不止他们救人的6个人,但是为什么就是桑植的呢?他这里面就有一种必然性的,有着很深的文化因素。
桑植这个地方是崇文尚武的地方。从文就是除了我们对文化的崇拜,对文人的这种遵从,也包含对一种对好的习俗,一种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
这里对正道正义、扶贫济困看得非常非常重,还有对钱权的一种藐视,对弱小的一种同情。这个地方有这么一种习俗,有这么一种文化。
尚武,就是桑植也是崇尚英雄的地方。贺龙元帅在这里“两把菜刀闹革命”,在革命年代,只有约10万人口的桑植,就有数万人跟随贺龙参加革命。踏上漫漫长征路的4000多桑植子弟,后来活着回到家乡的不到50人。
那么当别人有困难,当关键时刻,危机时刻就要有英雄站出来啊,所以彭清林是英雄,海边救人6名小伙也是英雄。我们对这种正义,扶贫帮困,是骨子里的一种认同。
潇湘晨报:您到桑植工作两年多,在您眼中的桑植人是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梁高武:一个是忠义,第二个坚韧,第三个开朗。忠义刚才已经说了,总体桑植在过去环境还是比较艰苦的,但老百姓还是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的乐观主义精神。
潇湘晨报:其实这次事件都和一个群体有关,就是桑植在外的务工人员。我注意到您其实对这一部分人群是非常关注的。在去年年底,疫情的大背景下,您在网上喊话在外游子“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引发网络关注。您为什么会格外关注这一部分人群?他们对于桑植意味着什么呢?
梁高武:我的确很关注这批人。第一个方面从民生这个角度来讲,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这一批到外面去打工打拼的这些人,其实也是就业。桑植是一个劳务大县。现在在外面打拼的人非常多,对家里人来说他们是在养家糊口。但他们支撑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家庭,对桑植经济社会也有很大的贡献。他们过得好过得不好,是和我们老家的人生活幸福与否休戚相关的。
第二个,这一批人到外面本身有过得好,有过得不好的。但是不管怎么样,他们代表的是桑植的形象,他们的言行举止到外面去,人人都是“桑植形象”,个个都是“桑植环境”。
我们希望给在外务工人员一种感觉,在外打拼,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当你失败的时候,需要这个激励,家乡是你的港湾,可以到家乡松一口气,歇一口气,然后大不了卷土再来,卷土再来取得成效,那个时候能够反哺家乡。
当年我们贺老总带着桑植的这个桑植子弟出去,有时候打的队伍打光了,打光了到哪里,又回家乡招兵买马,从头再来。贺老总以前就这么干的。
桑植的面积是3475平方公里。但是在我们眼中,桑植儿女不仅仅就在3475平方公里,是在全省,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我不管你到哪个角落,在最远的地方,桑植,永远是他们的家。
潇湘晨报:在彭清林和这次海边救人的事件之后,网上有一种声音,有网友说,一定要去桑植看一下或者是说我们欠桑植一次旅游,您觉得这样的事件对于发展旅游或者我们发展产业存在有一定的联系吗?
梁高武:肯定有联系。因为作为人来讲,都喜欢去一个很温暖的地方,包括我们旅游到哪个地方去啊,除了想知道那个地方的风景好不好,那个地方环境好不好,还肯定想知道那个地方人情味浓不浓。
桑植目前还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一个地方,但我们旅游资源条件很丰富。一个普通的游客可以来桑植可以感受信念的伟大,可以去贺龙纪念馆、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等革命遗址,第二个可以来一次绿色的旅行,去到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滩草场等自然景区,第三个桑植是全国第二大白族聚居地,土家、白、苗、回等28个民族占全县总人口数的92.6%。可以去到我们一些度假区民宿,唱桑植民歌,品桑植白茶,尝桑植美食。
同时呢,桑植是个好人之城。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这个人来走进桑植,了解桑植,体验桑植。最近我们还专门创作了一首歌叫《来桑植》,歌词是这么写的,“来桑植哟,来桑植哟,亲亲桑植,就是你我的家。”
目前,我们有一些基础设施基础条件还有些不足,我们一步一步的成长,相信有社会各界的这种关注,有我们自己自身的向上的一种力量,肯定会越来越好,也会让外面想到桑植来的人或到桑植来玩的人会有一个比较舒心、比较开心的一个旅程。
潇湘晨报记者 曹伟
相关稿件
最近更新
• 两月两地救人壮举感动全网!桑植县长独家解读当地频出好人“密码”
• 药石科技:截至2023年8月18日,公司股东人数为29,438名
• 深圳瑞捷:公司已参与多项绿色建筑方面的课题研究,对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双碳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促进意义
• CPO概念领跌
• 万润股份:您所描述事项的具体情况请见《万润股份:2023年半年度报告》第六节
• 江西农大改名"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校方:老校门恢复历史面貌
• 观车 · 论势 || 燃料电池汽车“提速”离不开标准建设
• 又有4000万中融信托产品逾期兑付!多家上市公司先后“踩雷”
• quot什么意思中文(全面从严治党的 amp quot 全面 amp quot 具体主要包括什么)
• 田径世锦赛:老带新,中国男子撑杆跳高、女子链球均双人晋级决赛
• 最高150°C,最低-100°C——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如何“避暑”?
• 战略布局新农村环境整治 天源环保中标广南县乡镇污水处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