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虽然上班族为了避免失业愿意大幅降薪,但公司在裁员之前几乎从未向员工提出降薪。
(相关资料图)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对最近被裁员的上班族调查发现,60%的人为了留住自己的工作愿意接受降薪5%。此外,如果能留住工作,超过一半上班族愿意降薪10%,而且有近三分之一接受降薪25%,这表明上班族为了避免失业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最令人震惊的或许是,几乎没有雇主会与面临裁员的雇员讨论这个话题。尽管员工愿意接受降薪,但只有不到3%的受访者表示,雇主提出通过降薪换取保留他们的工作岗位。这种如此明显的脱节,令研究人员难以理解。
他们写道:“员工普遍愿意接受降薪,但雇主却不愿意主动提出降薪,这令人更加迷惑。”
该论文称,之前讨论这个话题的学术论文,例如杜鲁门·比利的《为何经济衰退期间工资上涨》(Why Wages Rise in a Recession)一直认为,通过降薪避免被裁员是一种无效的方法,因为上班族不会接受降薪。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leveland)的高级研究经济学家、研究作者之一帕维尔·克罗里库斯基对《财富》杂志表示:“之前的研究留下了员工拒绝降薪的可能性。我认为我们的论文证明实际情况通常并非如此。上班族实际上愿意接受降薪。”
不同性别、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的上班族都愿意接受降薪以留住工作,但有一个例外:黑人员工愿意接受降薪以避免被裁员的概率高约12%。克罗里库斯基和他的研究合作伙伴、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经济学教授史蒂夫·J·戴维斯在论文中写道,他们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黑人上班族的贫困率更高,因此他们对可能影响财务状况的失业“表现出更明显的敏感性”。
更令人不解的是,上班族在面临裁员时,即使许多人愿意以降薪换取留住工作,但他们几乎从来不会主动与雇主交流这种观点。在2,567名调查受访者中,只有7人表示自己主动提出了这种想法。所有受访者都在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伊利诺伊州领取了失业保险补助。
员工愿意接受降薪,但雇主对此却保持沉默,对于这种脱节,克罗里库斯基和戴维斯衡量了如果老板和雇员能够找到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降薪方案,有多少人可以避免被裁员。根据他们目前的研究,如果向愿意接受降薪的员工提供他们认为可以接受的降薪方案,可避免28%的裁员。他们估计,这个数字可能高达35%,但要证明他们的评估,可能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受访者被裁员的具体情况。克罗里库斯基和戴维斯写道,避免裁员“符合员工和雇主的利益”,因为公司依旧可以削减成本,而员工得以留住自己的工作,由此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既然有确凿证据能证明通过员工降薪可避免约30%的裁员,这令人更加不解为什么会缺少对相关话题的交流。在被问到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时,克罗里库斯基表示这是因为雇主不愿意将人事决策的控制权交给员工。他说道:“雇主可以选择裁撤哪些员工;但在降薪时他们就失去了这种主动权。”
在研究中,克罗里库斯基和戴维斯询问同意降薪但依旧被裁员的员工,他们认为雇主为什么没有提供降薪这种选择。有38.9%的受访者回答“我不知道”,比例最高。
论文称:“这个结果表明,许多失业者并不理解导致裁员的商业考量。”
然而,排在第二位的回答是:“它不可能避免我被裁员。”有36.3%的受访者认为这是雇主并未提供降薪这种方案的原因,这表明并非所有裁员都是单纯为了削减成本。有些裁员的原因是公司调整了业务重心,并希望将其认为不再重要的部门的员工,由其他部门的员工取而代之。克罗里库斯基认可这种现象,并认为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但他拒绝进一步评论,因为它超出了该项研究的范围。
员工认为雇主之所以没有提出降薪的其他原因是出于对公司整体工作效率的考量。8%的受访者提到了两种潜在解释:担心最优秀的员工辞职,以及降薪会影响员工士气。论文称:“当员工因为自己的工资水平感觉受到羞辱或不当对待时,公司的工作效率会受到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观点是,保留一批不开心的员工,而不是因为大规模裁员而承受长期人手不足的影响,只会让公司的状况更加恶化。论文中引用了轮胎制造商凡士通(Firestone)的例子。该公司宣布在即将签署的工会合约中降低员工薪资,与此同时召回了1,400万个轮胎。
克罗里库斯基还表示,还有预测不开心和生产效率低下的员工这个实际问题。他说道:“如果能提前识别这些员工,最好的政策可能是将他们裁撤,并建议其他员工降薪。但如果无法提前识别或者无法有选择性地辞退这类员工,那么大范围裁员可能是最佳选择。”
以降薪换取留住工作的现象之所以较为罕见,另外一个原因是它可能会开创先例:员工可能在业绩强劲时要求涨薪,而且公司可能随意要求降薪。克罗里库斯基说道:“即使在形势大好的时候,雇主是否也可以要求降薪?试图降薪的公司可能不值得信任。”(财富中文网)
翻译:刘进龙
审校:汪皓
相关稿件
最近更新
• 鸿达兴业: 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相关事项的专项意见
• 重大新闻!
• 中国恒大:在恒大汽车持股将降至约46.86% 恒大汽车将不再为非全资附属公司
• 完美世界:公司重视资本结构管理,资产负债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 倩碧控股(08367)发布一季度业绩,股东应占亏损342.2万港元,同比收窄64%
• 焦作万方:截至2023年8月10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83,104户
• 先锋电子:截止2023年8月10日,我公司股东总数为14,941户,其中机构户数为2,592户
• 三联虹普:公司会按规定在定期报告中披露对应时点的股东人数
• 麦格米特: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市场由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型,并且正在不断优化整合中
• 昭通天气预报~
• 引起众怒!中国花滑新星因比赛“恶劣举动”遭网暴,隋文静也在场
• 丰乐种业:截至2023年8月1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80196人
• 优宁维:公司目前产品主要用于包括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端,即药品的研发阶段
• 迈拓股份: 公司将严格按照交易所规定要求定期披露股东户数,具体信息请留意定期报告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