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为自己喜爱的一些品牌的破产而难过,那么你就需要知道:事实证明,这也许正是你附近的购物中心的灯还亮着的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实体零售业正在被在线零售巨头挤出市场,但一份最新的报告发现,一些购物中心的经营状况实际上比新冠疫情前还要好。
【资料图】
美国的消费者似乎很是思念阔别已久的购物中心,零售业咨询机构Coresigh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他们现在其实比新冠疫情前更经常光顾当地的购物中心。
在所谓的高档购物中心(即提供奢侈品零售服务和入驻了重要新品牌的购物中心)以及中低档购物中心(即迎合较低收入消费者需求的购物中心),客流量均有所上升。
高档购物中心的客流量上涨了12%,低档购物中心的客流量则上涨了10%。
与此同时,购物中心的入驻率也恢复良好。
最高档次的购物中心的入驻率回升至95.1%,仅比新冠疫情前低0.1%;其他购物中心的入驻率为89.1%,而新冠疫情前为91.6%。
但据专家称,购物中心零售商组合的微小变化实际上可能是好事。
世邦魏理仕(CBRE)的美洲零售研究主管布兰登·伊斯纳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表示:“对于那些喜欢逛购物中心的人来说,他们会希望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些新店。”
“再想到Bed Bath & Beyond目前还在腾出零售空间,这其实对零售业而言是好事一桩。”
伊斯纳称,房东们很高兴能够收回这些零售空间,因为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收取更高的租金,同时想打入市场的新零售商也获得了机会。
根据针对公共购物中心运营商提供的数据的研究,高档购物中心与非高档购物中心的总收入均实现增长。
奢侈品热潮
得益于常年入驻其中的知名品牌的热潮,高档购物中心可能表现更佳。
消费者似乎并没有被对通胀或者日益迫近的衰退的担忧吓退,依然在名牌服装上大肆挥霍。
全球最大的时尚品牌路威酩轩(LVMH),即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Moët Hennessy Louis Vuitton),2023年上半年的业绩“相当理想”。
今年7月,这家由世界第二富豪贝尔纳·阿尔诺拥有的集团公布,该集团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为422亿欧元(约457亿美元),同比增长15%,而有机收入同比增长17%。
除需求保持强劲外,奢侈品消费者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根据最新发布的《贝恩公司-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奢侈品研究》(Bain & Company–Altagamma Luxury Study),2022年,Y世代(1982年至1994年出生的一代,也被称为千禧一代)和Z世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00年代中期出生的一代)贡献了奢侈品市场全部的增长。
该报告指出,由于Z世代从15岁起就开始迷上了高价商品,而他们的后继者Alpha世代预计也会如此,到本个十年末,个人奢侈品市场市值将攀升至约5,400亿欧元至5,800亿欧元(约5,850亿美元至6,280亿美元),与2022年相比增长至少60%。
光环效应
事实证明,那些接纳在线零售商而非与之对抗的购物中心不仅存活了下来,还在蓬勃发展。
零售业分析机构Coresight Research表示,发展多渠道的零售方式对现代零售业来说是“必要的”,并称进入实体店在线零售商(进入在线零售市场的实体店零售商亦然)共同形成了“光环效应”。
Brookfield Property Group、Macerich、西蒙房地产集团(Simon Property Group)及Taubman Centers等高档零售购物中心的运营商都报告了这一趋势,称消费者正在返回实体店和恢复在线购物。
在今年6月的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上,Macerich的首席执行官汤姆·奥赫恩说:“租赁量依然保持在历史最高值。我们的入驻率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0个基点,较上一季度环比增长了40个基点。”
“消费者的购物、外出就餐和旅行消费都达到了新冠疫情前的水平。”(财富中文网)
译者:中慧言-刘嘉欢
相关稿件